三年来,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了李宏宇生活的一部分。他最喜欢的是每周举办的“周末工程师”活动。每到周末,“李工”都会变成“李老师”。他会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论坛里或通过在线视频与合作组织的成员进行交流或对他们进行培训。“虽然每周的活动时间都很短,但我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成员了解当前中国最新的电气技术,不落在时代发展的后面。”李宏宇说。
和大家交流时,李宏宇总会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何安装充电桩、漏电开关有什么用、如何保证吊车的电气安全、怎么防止意外触电事故……一个个有趣的话题和一次次热烈的讨论让李宏宇对每周的活动都充满期待。有时,他也会介绍一些新的电气安全标准和华欧的新产品供其他工程师参考。这些新知识可以帮助成员在电气设计中应用最新标准,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个优秀的电气工程师可不能光有“嘴把式”。如果遇到合适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李宏宇也会和大家分享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从2018年起,李宏宇就老往贵州的梵净山跑。以前,他其实也扛着相机来过这里。不过,这一次,他镜头的焦点却不是这座千年佛教名山的美景,而是山中一个村落里的开关插座。而他的身份也从一名普通的游客变成了华欧的电气工程师。
李宏宇代表华欧参与的是“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它由国际铜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发起,并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的首个落脚点就在位于梵净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行政村的阳坡自然村。
阳坡村是一个由木制房屋构成的村落。第一次到村里考察的时候,李宏宇就吓了一跳。他回忆道:“村里的电气安全隐患很大,许多线路都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人把电话线当电线用。因为房子都是木制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李宏宇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为村子进行了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让村子的电气安全得到了保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国际铜业协会专门举办了几场线上活动来推广这个项目,而李宏宇也利用这个机会在线答疑,围绕古村落电气安全改造这个话题,为许多电工解决了他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